首批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终于水落石出。
5月26日,央行以邮寄来函的方式将《支付业务许可证》下发至27家获牌企业,随后在官网上发布名单公告。
支付宝、银联商务、商服通、财付通、快钱、汇付天下、通联支付、开联通等支付机构获得许可。发证日期为2011年5月18日,有效期至2016年5月2日。
根据公告情况,获批业务类型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货币兑换等,其中互联网支付许可获批最多,共有24家。
互联网支付为主流
此前在央行进行公示的32家支付企业并未全部获得牌照,5家落选。获牌的27家企业中,有25家获得全国性牌照,2家为地方性牌照。
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从事全国性支付业务的,支付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从事省内支付业务,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而在此次获批的企业中,位于上海的通联支付公司以13.6亿元注册资本金远超同业,其次支付宝、财付通均为5亿元,银联商务4.95亿元紧随其后。
而数字王府井与北京银联因注册资本金为3000万元,业务覆盖类型仅限于北京市。
“国家队”与“民企阵营”并驾齐驱。银联系成为最大赢家,旗下4家支付企业银联商务、北京银联、广州银联、数字王府井悉数在列;此外,汇付天下管理层具有银联系背景,通联支付、上海东方电子支付也有政府、国资背景。
与此前业内预计情况一致,互联网支付业务处于主流地位,27家中有24家均获批。这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仍以互联网支付为主。易观国际研究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占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高达96%。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将第三方支付业务类型归类极细,如将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分开,有些企业二者均予以准入,有些则只能做卡受理。
“这体现了央行对预付卡业务,尤其是卡发行态度还是很谨慎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记者统计,27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获批预付卡相关业务。
此外,货币兑换、移动电话支付等较为新兴的支付类型也被部分企业拿到许可。
记者发现,支付宝与快钱两家公司获批业务类型最多,几乎涉及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的全牌照业务。其中,支付宝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仅限于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
对移动支付志在必得的三大移动运营商,目前暂时还未进入首批支付企业正规军,或将随后进场。手机支付虽未普及,发展前景之广阔已被业内人士十分看好。
新目标:境外业务与上市
毫无疑问,获得合规身份的这27家企业抢得市场先机。
“牌照对于支付企业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合法身份、接受合规监管,从而在业务谈判上比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更大的意义在于,拓展国际化业务、上市等等这些计划都可以开始操作起来。”26日下午,一家获得牌照的支付企业负责人表示,“支付业务的蓝海不仅仅在国内,与一些跨国企业的合作使我们发现,境外市场也有很大空间。”
相应的,由于牌照本身的择优效应,接下来行业中的“大鱼吃小鱼”等优胜劣汰现象也会出现。
易观国际分析认为,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资本市场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将进一步活跃。
首批牌照的发放消除了对支付行业及某些支付企业未来发展在资质方面的不确定性,在资本看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内,将有更多的资本注入该市场。希望打通支付环节的企业可能会对规模较小的支付企业进行收购,达不到注册资本要求的小支付企业也会向资本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寻求融资。支付牌照的发放必将引发一轮兼并、收购和融资的浪潮。
随着央行的正式接管,第三方支付行业告别草莽江湖的时代,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不同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也将日益明显。
几年时间的跑马圈地后,第三方支付已形成主要的两大阵营,如以个人业务为主的支付宝、财付通,以及以行业应用为主的快钱、汇付天下等。
此外,多行业的应用服务拓展成为支付企业发展共识。快钱公司CEO关国光认为,随着央行支付服务牌照的发放,各家支付企业均将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网络购物、航空客票之外的应用服务领域。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保险、基金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将更加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