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外贸手册 | 产品 | 商机 | 报价 | 手机版 | B2B Marketplace
 
 
 
 
 
热门搜索: 国际采购 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
今日更新商机 23032 外商来之前我们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为什么北美的买家会经常下小订单  出口报价实用技巧  年轻外贸从业人员成长之路——报价的玄机  单笔出口业务利润粗约估算办法  网上贸易如何让小单变大单
您的位置:国际贸易网 > 行业资讯 > 中国精准踩点 “清仓”今年所购日本国债
中国精准踩点 “清仓”今年所购日本国债
发布时间:2010-11-10 来源:---

  中日关系仍然敏感之际,日本财务省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9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减持日本国债。如果加上8月份的减持额,中国事实上已经出清今年所购日本国债。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9月日元继续创出新高可能是中国继续减持日本国债的原因;不过也有相关人士坚持认为,可能是其他敏感原因导致中国连续第二个月减持日本国债。


   显见的是,中国10月份继续增持了4380亿韩元韩国国债,今年前10个月已累计增持了3.716万亿韩元韩国国债。


  截至昨日19点,日元对美元报91.18,日元升值0.6%,日元对人民币报8.19,日元升值0.19%。


  二度减持日国债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中国9月净出售了1449亿日元的日本中长期债券,同时净出售了6243亿日元的日本短期国债,上述两项资产加起来合计7692亿日元。


  这已是中国连续第二个月减持日本国债。今年8月,中国曾一下子抛售了2.02万亿日元日本国债,是中国在连续7个月增持日本国债后的首度减持,并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大单月减持纪录。


  早报记者结合昨日的数据发现,中国8月和9月两个月其实已经出清了今年年内所购的所有日本国债。


  根据历史数据,今年1-4月,中国共净买入了价值5410亿日元的日本国债;5月,中国再度净买入7352亿日元日本国债;6月,这一数字略微回落至4567亿日元,但7月净买入日元国债数额再次达到5830亿日元。今年前7个月,中国总计购入日本国债23159亿日元。


  而根据昨日数据,中国8月和9月两个月一共出售了约27892亿元的日本国债。


  中国逢高减仓?


  目前各方关注的是,中国缘何接连减持日本国债?


  显见的是,根据前述历史资料,中国是从今年年初才开始大幅增持日本国债的,而且是从今年5月才开始明显提速。但仅隔两个月,中国便开始大手笔减持。


  对此,日本住友信托银行市场战略家濑良礼子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指出,可能是日元走势影响中国减持日本国债。在8月至9月日元更加走高的局面,让中国发现随着日元汇率逼近上限而决定减持日本国债。


  瑞穗实业银行分析师唐镰大辅亦表示,“为了规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风险,中国今年5月至7月对拥有大量经常项目盈余的日本暂时大规模投资。不过随着日元自8月以来连创对美元15年来的新高,因而中国开始减持日本国债。”


  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毕竟,从美元指数和日元对美元汇率走势(编注:因为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来看,中国的操作可谓踩点精准。5月份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并迅猛增持日本国债,6月份美元指数开始掉头下跌,而最近美元指数又开始有所反弹。


  或因中日关系降温


  不过还是有市场人士不认可上述观点。


  显见的是,今年5月中国大幅增持日本国债之时,中国有关机构曾出面表达过这是调整外汇储备的需要。今年8月,当日本财务省次官峰崎直树要求中国就大幅增持日本国债和中国“探讨”时,中国外交部也曾强硬回应:中国的外汇管理一直本着“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实行多元化战略,购买哪国国债会根据需要决定。


  在这部分市场人士看来,中国8月开始减持日本国债或许和中日关系降温有关。


  与此同时,早报记者昨日采访的一位股份制银行外汇研究员则认为,从技术上看,日元短期内还不太可能走弱,而且肯定还会创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研究员说,中国有没有减持日本国债恐怕也不好说,因为中国自身减持的同时也可以委托其他境外机构买入。

>>相关链接
·22省区上半年GDP增速出炉:重庆最快河北垫底 --
·电商巨头上演家电促销三国杀 B2C网站现倒闭潮 --
·发改委:大蒜和鸡蛋价格涨幅位于正常区间 --
·统计局:5月份CPI同比上涨3% 创23个月新低 --
·惠誉下调希腊评级 欧美股市大跌 --
·房地产预期回暖 水泥行业始惊蛰或回暖 --
·发动机存缺陷 标致雪铁龙召回数百进口车 --
·阶梯电价首档电量:上海>广东>天津 --
资讯搜索
请输入资讯关键字:
标题 内容
免责条款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公司列表
网络管理员信箱:web#vooec.com(将#替换成@)
本网站版权归国际贸易网所有 Copyright © www.vooec.com 20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