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采购 | 公司库 | 供求信息 | 产品展厅 | 行业资讯 | 外贸手册 | 国际展览 | 免费注册 | 手机版 | B2B Marketplace
   

四川30立方制氮机

普通会员 信息未核实 会员编号:10483706
发送留言 联系方式 收藏此公司
  商铺首页
  供求商机
  产品展厅
  报价信息
  公司介绍
  证书荣誉
  招聘中心
  在线问答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刘永宏 先生
电话:86-0571-23236168
手机:150-5714-5058
传真:86-0571-23236168
详细信息 我要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浙江瑞德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 产品展厅 > 四川30立方制氮机
暂无图片
发布时间: 2024/1/12 12:14:00
 
浙江瑞德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未认证”表示未核实营业执照
  电  话: 86-0571-23236168
传  真: 86-0571-23236168
手  机: 150-5714-5058
邮  编: 311408
地  址: 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东洲工业园区12号路7号院
网  址: http://cool15057145058.cn.vooec.com
公司名称:浙江瑞德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刘永宏 先生 销售售后
查看详细信息
留言咨询
查看该公司其他产品
四川30立方制氮机 详细说明
  RDN系列制氮机是根据变压吸附原理,采用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在一定的压力下,从空气中制取氮气。 经过纯化干燥的压缩空气,在吸附器中进行加压吸附、减压脱附。由于空气动力学效应,氧在碳分子筛微孔中扩散速率远大于氮,氧被碳分子筛优先吸附,氮在气相中被富集起来,形成成品氮气。然后经减压至常压,吸附剂脱附所吸附的氧气等杂质,实现再使用。一般在系统中设置两个吸附塔,一塔吸附产氮,另一塔脱附,通过PLC程序控制器控制气动阀的启闭,使两塔交替循环,以实现连续生产氮气之目的。整套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压缩空气净化组件、空气储罐、氧氮分离装置、氮气缓冲罐。

1、压缩空气净化组件
空气压缩机提供的压缩空气首先通入压缩空气净化组件中,压缩空气先由过滤器除去大部分的油、水、尘,再经冷冻干燥机进一步除水、经过滤器除油、除尘,并由在紧随其后的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净化。根据系统工况,瑞德气体设计了一套压缩空气除油器,用来防止可能出现的微量油渗透,为碳分子筛提供充分保护。设计空气净化组件碳分子筛的使用寿命。经本组件处理后的洁净空气可用于仪表空气。
2、空气储罐
空气储罐的作用是:降低气流脉动,起缓冲作用;从而减小系统压力波动,使压缩空气平稳地通过压缩空气净化组件,以便充分除去油水杂质,减轻后续PSA氧氮分离装置的负荷。同时,在吸附塔进行工作切换时,它也为PSA氧氮分离装置提供短时间内迅速升压所需的大量压缩空气,使吸附塔内压力很快上升到工作压力,是设备的运行。
3、氧氮分离装置
装有碳分子筛的吸附塔共有A、B两只。当洁净的压缩空气进入A塔入口端经碳分子筛向出口端流动时,O2、CO2和H2O被其吸附,产品氮气由吸附塔出口端流出。经一段时间后,A塔内的碳分子筛吸附饱和。这时,A塔自动停止吸附,压缩空气流入B塔进行吸氧产氮,A塔分子筛进行吸附。分子筛的吸附是通过将吸附塔迅速下降至常压脱除已吸附的O2、CO2和H2O来实现的。两塔交替进行吸附,完成氧氮分离,连续输出氮气。上述过程均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来控制。当出气端氮气纯度大小设定值时,PLC程序作用,自动放空阀门打开,将不合格氮气自动放空,不合格氮气用气点。气体放空时噪声小于75dBA。
4、氮气缓冲罐
氮气缓冲罐用于均衡从氮氧分离系统分离出来的氮气的压力和纯度,连续供给氮气稳定。同时,在吸附塔进行工作切换后,它将本身的部分气体回充吸附塔,一方面帮助吸附塔升压,另外也起到保护床层的作用,在设备工作过程中起到的工艺辅助作用。

本产品网址:http://www.vooec.com/cpshow_224461666/
手机版网址:http://m.vooec.com/product_224461666.html
产品名称:四川30立方制氮机
 
·基本配置规格
  RDN-30
 
重要提示:
网上信息有风险,实际交易过程中请务必保持警惕,并仔细核实相关有效证件!如与网页上的公司合作,请务必交易前核实相关公司资质,并签订相关合同等!请勿随意给陌生人汇款,以免上当受骗!『防骗必读
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国际贸易网仅展示上述信息,国际贸易网不能确保上述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也不承担浏览者的任何商业风险。因此,国际贸易网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致使的任何损害,但我们欢迎您举报与投诉。国际贸易网保留删除上述信息的权利。
免责条款 | 公司列表 | 产品 | 商机 | 报价
本网站版权归国际贸易网所有 Copyright © www.vooec.com 2003~2023